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一、2016年,虚拟现实技术迎来“元年”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以下简称“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业内普遍认为,2016年可能成为“VR元年”。

 

自上世纪发明至今,VR已经历数十年发展。该技术最初应用于电视游戏,能够给予玩家更多身临其境的体验。之后,3D影像、能应用于360度视野范围的视觉跟踪技术,使得人类对于画面的感知升级到另一个时间与空间的层次。

 

从2014年开始,VR在全球快速升温: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虚拟技术公司Oculus VR,三星、HTC、Sony等公司也大力发展VR技术。

 

高盛集团最近发布报告认为,“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业务有可能像个人电脑的出现那样改变整个游戏规则”。

 

 

二、新闻传播领域中的VR应用

 

在新闻报道领域,全球范围内有ABC NEWS、美联社、《纽约时报》《经济学人》等新闻类机构,国内有新华社、《中国青年报》、财新传媒等新闻类机构以不同形式较早对VR进行了探索。

 

早期VR报道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全景视频,报道题材有叙利亚战争引发的难民危机、非洲埃博拉疫区、尼泊尔地震等等。尽管《纽约时报》已率先推出“NYTVR”等独立APP,但在VR报道的呈现方面,国内外并无明显差异。

 

作为国内较早应用VR的媒体,财新传媒2015年9月推出中国首部VR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

 

同时,财新提出VR纪实新闻报道的计划,并在数月时间内完成一系列VR新闻报道。

 

财新传媒在将VR与新闻和纪实内容结合过程中主要有三方面的思考:

第一,VR影像传达,用虚拟手段将场景更真实地还原现实这一特点,与新闻报道所追求的“真实”本质是相符的,VR技术的呈现“浸入式”特点可以增强观众的体验。

第二,内容表现方式,其与新闻视频、新闻纪录片、纪录片等纪实类影片类型在视听语言(Audio-visual language)的原理方面更相通。

第三,优质的 VR内容需借助先天积累和团队整体素质来保证,财新等媒体应根据自身资源筛选目前适合VR呈现的话题,易于过渡。

 

 

 

三、VR报道的选题与流程

 

财新目前已完成的VR新闻,既有综合社会纪实及社会现象观察类,也有轻量级调查报道,还有一些趣味性的体验式及花絮报道。那么,如何操作一个VR选题?

 

(一)VR报道的选题

VR报道的选题,是在原有新闻选题基础上结合VR的视觉呈现特点而综合确定,遵循“文字报道-视频报道-VR报道”三步走的逻辑路径。

 

通常情况,选题的第一轮评估会从题目的价值、典型性、重要性、稀缺性、社会焦点、新闻热点、趣味性及报道对象影响力,结合其背后意义、自身资源与可操作性来判断合格选题,之后挑选可以进行视频报道的,最后从中聚焦于最适合VR呈现的题目进行讨论。 

 

在此阶段,还需考虑早期VR技术一般不善于表现细节,并对人物呈现有特殊要求,且拍摄设备对拍摄条件有特别限制。另外,视频时代可以使用推拉摇移以及快速剪辑完成镜头语言式的叙事,而在VR时代,这种惯性思维往往会成为阻碍,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适合传统视频新闻报道的题目,并非一定就比文字报道更容易转化为VR报道。有些情况下,部分题材会从文字报道直接过渡到VR报道。因此,VR选题筛选,要求记者和编辑具备较高的视听语言基础与影视背景。

 

综合来说,环境类较大场面的事故或灾难突发事件是VR新闻报道必考虑的选项,例如深圳山体垮塌事故专题报道、潍坊海化纯碱厂溃泄、尼泊尔地震等;

而像春运这种感染力较强的社会焦点,也属于考虑的题材,因为这会驱动观众跟随报道“身临其境”去体验;一些展现一般人不易于到达环境的选题也较为适合VR报道。这类报道对时效性要求较低,需要着眼于更好地呈现,在归类上偏节目型视觉产品;尽管财新对新闻取材有自己的范围,但泛娱乐报道在VR报道中同样会吸引较多关注。一些明星光顾的电影节,如较有冲击力红毯部分,也可以进入VR选题范围,美联社在这方面有所尝试。

 

(二)VR报道的流程

尽管VR报道较为复杂,但同样要求其时效性。这就必须考虑牺牲一些较细致的摄制或难度较大的表现手法,以满足消息的快速发布;同时,必须保证信源准确、事实准确,尽量使用小篇幅完成大容量内容展示。

 

VR报道涉及到写作的部分,会结合5W原则,但并不严格遵循倒金字塔结构等经典新闻文本写作,要求结构严密,层次分明,表意明确;主、副题、摘要等传统发稿模式可被继续延用。

 

同时,VR报道遵循新闻性第一的原则,不能因为视觉效果忽略报道核心,不能变为技术展示,这样报道便失去其核心价值。

 

以深圳山体垮塌为例。在深圳光明新区山体垮塌事故中,财新视频团队第一时间赶赴事故中心,连续作战三个昼夜,完成了“深圳山体垮塌事故”VR系列专题报道。该系列报道包括《深圳垮塌事故现场黄金72小时营救》《深圳垮塌事故救治医院探访》等六条VR新闻,从救援、安置、医护、周边施工情况等多个角度完成摄制。本次事故报道,澎湃新闻采用了VR航拍,新华社采用了VR记者带入式报道,与财新的专题共同组成中国VR首次突发事件集中报道。

 

本次报道中,财新视频团队现场策划、制定拍摄计划,延续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客观、深入和多角度的报道特点。每个单独的题目都要注重新闻事实的挖掘,具备独立价值;同时,组合在一起为观众还原事故全貌。而且,VR报道团队深入事故中心区域,这种突破能力是对记者的基本要求。

 

 

四、VR报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一)狭小空间,VR难以展现全景

2016年的春运VR专题报道名为《离·聚》,拍摄分为四条主线,分别为:北京通州失踪孩子的母亲张秀红、北京至郑州的火车上、贵州铜仁农民工回家团圆以及接父母来京过年的“逆春运”家庭。 

 

拍摄过程中,团队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由于VR展现的是全景,因此在相对小的空间范围内,无论机器怎么摆,最后拍到的画面都会十分相似。

 

这一点在张秀红的拍摄场景中体现很明显,受到当时光线原因的影响,百分之九十的素材拍摄都是在张秀红大约七八平米的出租屋里。尽管拍摄机器放在不同的点,要求主人公做出生炉子、做饭、用电脑等不同的活动,但观众角度仍然会觉场景单一,这是和传统视频报道有很大的区别所在。

 

针对这一点,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多拍差别大的场景以保证足够的素材量。比如室内、室外、天色的变化,体现不同的场景感受。例如在火车上的拍摄,拍摄白天的车厢和夜晚的车厢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二)VR拍摄环境下,难与采访对象交流

出于多种因素考虑,有一类偏纪录片的VR人物报道设定为采访者不出镜。这类设定的缺点是采访对象在VR拍摄环境下的讲述由于没有对话的对象,往往有些不够自然。

 

躲起来问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受环境限制,在火车上的拍摄中,团队尝试采取了把机器放在中间,给目标采访群体问题,引导其自由对话。前期呈现仍然不算理想,被采访者难以按照完全理想化的方向交流,带不出需要的信息。

 

团队总结经验,在当下拍摄环境,找一个环境中的人替代记者的角色,去和被采访对象聊。例如,在火车上找一个务工回家的年轻人,让他带着团队的问题去和被采访者聊,但这个方法会有一定的随机性。

 

除此之外,为了镜头和叙事的连贯,需要有为补充故事情节的特殊安排。例如在拍摄贵州一对回家夫妇的时候,我们就要计划好,如何既拍摄到他们在车厢内的画面,又拍摄到他们下车,与孩子重逢的第一个画面,这需要多线运行或找画面填补。

 

(三)VR报道未充分考量新闻价值

在潍坊海化纯碱厂溃泄报道中,财新视频团队经过开会讨论,决定进行报道的原因有三:第一,现场尽管并非危废泄露,但不排除次生污染等风险;第二,该厂属于财新跟踪观察区域,并曾有内容和视频储备,需要现场核查地点信息,以做进一步研究;第三,话题适合视觉呈现。

 

因此,在事发当日,财新团队便及时赶到潍坊。在事故现场,发现大量的白色液体碱渣已布满厂区,车辆、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均浸泡其中。团队提前携带了防化服及雨靴,经过安全检查后发现没有有毒物质直接侵害身体,便由记者手持轻型VR设备趟水进入事故中心进行报道。

 

尽管如此,我们总结认为报道略显单薄,原因是新闻价值还有待提高,但这是由事件本身性质决定。再次印证了VR报道的核心是新闻价值。

 

VR作为新兴技术拥有更多可创新的空间,VR新闻报道需要重视创新,才能获得更高量级的影响力。

 

首先,在内容生产上可以继续创新。例如,财新在山村幼儿园题材的合作团队VRSE,为U2完成了一首音乐录影。这部影片去全球采集拍摄,利用VR全景的特点把不同场景进行超现实的组合和变化。在基于事实的新闻报道中,仍然可以在资料使用上进行整合。

 

其次,在技术上也有创新空间。如《经济学人》杂志在伊拉克的报道中采用三维建模结合实景的方式,充分发挥了VR特点。而在互动新闻报道中应用游戏引擎,未来也将是VR新闻报道的趋势。

 

此外,从VR产品的传播到营销等整体战略创新,则为媒体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也是新闻机构首当其冲需要考虑的转型突围方向。

 

本文发表于《中国记者》2016年第4期,原文标题为《财新视频: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R)报道新闻的过程及可能遇到问题辨析》,作者是财新传媒视频总监制邱嘉秋。本文感谢侯月烛给予的支持。

 
 
 
 
话题:



0

推荐

邱嘉秋

邱嘉秋

13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