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 | 邱嘉秋 吴雨俭

内容提要    

视频新闻已成为国内外媒体都着力发展的重点领域,被认为是未来媒体的主流内容呈现形式,其中移动视频直播是当下最火的传播形态。国内媒体目前是怎么做视频直播新闻的?有哪些经验与心得?还存在哪些难点需克服?下一步怎么走?《中国记者》杂志2016年第8期特组织“移动视频直播+新闻将带来什么”“视点”策划,约请媒体一线从事移动视频直播新闻的专业人士,结合其所在媒体的实践,分享其运用移动直播进行转型的经验与思考。本文是财新传媒的探索实践。   

目前,财新传媒在视频方面拥有的主要产品线包括视频新闻、节目、纪录片、VR和移动直播等。此前,手机直播应对的新闻场景主要是重大或突发性事件。2016年3月的两会报道,是财新在移动新闻直播领域的首次尝试,也是一次将文字和视频编辑部门的力量完全联动起来的大规模作战。两会的直播为此后的报道奠定了基础:6月,周小川在美国的IMF越洋演讲;7月,南方洪灾和北京暴雨,财新均以手机移动直播的方式进行了现场报道,同时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

在此,分别以2016年的两会和南方洪灾作为重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的典型报道案例,结合财新的手机直播实践进行回顾和总结,也希望能够对媒体融合的转型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一、重大事件报道——两会

(一)直播介绍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财新共派出十余名记者,并联合后方专业组文字编辑团队和视频采编团队等数十名名驻扎在财新总部的后方力量,对两会进行了媒体融合式的报道。前方记者利用手机拍摄两会现场视频,通过直播系统直接上传到网络。后方根据直播内容,进行直播的预告、播出、切换和二次视频产品的编辑加工。从3月3日至15日,报道持续了12天,直播总时长37小时,直播及视频点击量逾1500万。

本次直播的报道内容主要包括对各参会委员的访谈、两会分会场讨论的现场和两会幕后花絮等。其中,前方记者的体验式报道、现场采访和快评、后方点评成为了本次报道的亮点:除了正式场合和会后委员或代表的重要讲话的采集和快评;还包括如一名记者登上两会代表委员专车,记录难得的委员聊天现场;再比如,一名记者成功拍摄了代表在驻地打太极等两会幕后花絮。类似大众化视角所拍摄的内容,是网络视频直播的重要传播点之一;后方由两人或三人组成评论小组,以专业性观点为基础,以深入浅出式的语言和互动,将时效话题第一时间分享给观众。

直播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编辑部专业组之间的合作联动方式,除了一线记者传回来的现场直播视频外,还包括在现场直播的空档期插入后方编辑部相关评论,因此前后方部门需要对沟通协作方式进行演练;二是对来自文字采编部门的记者进行直播形式手法和技术培训。

(二)经验分享

1.重视议程安排,完善预告系统

提前做好议程安排、完善直播预告系统是财新在本次直播中获得的重要经验。一个明确、及时的直播预告,是直播视频向外推广的重要环节。缺少了直播预告或是预告不及时,视频所获的收看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必须承认,两会是移动新闻直播领域的首次尝试之一,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由于从视频直播化角度对两会议程的研究不能做到最充分,直播现场具有很多不可预见因素,前方记者多依靠微信工作群实时修正直播的预定计划,因此视频直播当中容易出现预告不及时的现象。后台导播如果来不及预告并将演播室的评论进行切换,直播虽然在进行中,但是用户点进去却可能停留在非目标节目中。

预告不及时易导致重要话题的流量损失、已有和潜在用户的流失。因此,建议在直播之前做好直播议程预案、建立一个良好的前后方沟通环境来完善预告系统。

2.内容选择

全国两会这样的大型、重要场合,各家媒体都使出浑身解数,希望能够从报道角度、报道对象和新闻选题等方面做出新意。而在视频直播方面,财新对于拍摄内容的选取也有一定标准,即:突出与电视转播的差异化,强调记者的专业知识储备、采访突破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表述能力和评论能力等综合采编能力。

传统电视媒体在直播技术和直播经验方面拥有天然优势。但在互联网平台上,观众对于直播内容的画面质量容忍度较高,且内容要求相对更广泛和差异化。因此,财新依靠前方记者在平日里积累的采编能力优势,尤其是对重要议题更为深刻的理解,以独到、独家的内容取胜。

适当的内容选择也是对媒体个性的体现。与迎合市场做读者喜欢看、愿意看的新闻相比,财新则更偏好做自己认为重要、读者应该了解的内容,并且尽可能做出高质量。在信息爆炸的当下,彰显自己的“独特性”,

3.提高记者对各媒介的掌控力

移动新闻直播的报道方式对文字记者提出了“全能型”的要求:除了写稿子,还要习惯在采访过程中兼顾出镜、拍摄等等。关于“全能型”记者的讨论有正反两方的观点:支持方认为这是在媒体融合趋势下的必然路径;反对方则认为“术业有专攻”,“全能”反而会导致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下降。

必须重视的是,“全能”除了对各种多媒体技术提出了新需求,还要求记者在文字向视频转换的过程中重视“语态”的转变、重视客观环境的变化。记者需要意识到,在视频直播和文字采访时的状态应有所区别。

在本次两会报道中,一线记者曾反馈,采访前所准备的采访提纲,在进行视频报道时却发现“不太好使”。主要原因在于,现场“堵人”的采访方式通常时间有限,几乎无法就一个问题进行较深入的探讨。而在以视频直播作为展现方式时,更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反而是一问一答的方式,同时注意避免过于书面化的问题、回答和评论。

二、突发性事件——南方抗洪

(一)直播介绍

在突发性报道方面,财新也对今年7月开始的南方洪涝灾害进行了手机视频直播。

今年7月入汛以来,连续强降雨让南方多省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财新派遣十余名记者奔赴灾区第一现场,分五路前往武汉、成都、宜兴、合肥、无锡、新乡等受灾城市,直接利用手机4G流量对现场进行了直播报道。让全国网络观众直面灾区真实情境,更加逼近真相了解客观事实。直播单次播放量近3万。

(二)经验分享

1.整点直播

每日早10点至晚6点,前方记者轮班进行整点出镜直播播报,后方视频部编辑配合备稿,播报内容结构参考标准化模组,包括如当值记者所在地、时间等实时基础信息,以及全国抗洪伤亡、转移人数、地区天气数据等综合汛情信息。

整点播报可被任何突发事件直播或计划性新闻点直播所打断或提前覆盖,但若无主动性直播,则须保证整点进行实地播报。

2.主动性直播

这一类型报道以记者为主挖掘所在地新闻点进行主动直播,强调预告的重要性,大致分三种情况:

(1)计划直播,如记者崔先康参加湖北防总新闻发布会等,提前一小时以上通知后方,及时拟题目,后方注意准时修改标题状态和位置;

(2)突发直播,如记者包志明报道宜兴市杨巷镇决口,无即时预告,但及时通知后方,进行紧急插播预告;同时,记者在进入新闻点高发的地区前也可以及时通报后方;

(3)次日计划直播,将拟定的路线和日程提前一日发至后方,编辑在直播页面可以以粗拟的时间段和记者所在路线段为题预告,给观众部分参考。

3.后方编辑需及时注意更换题目

后方编辑在预告、正在直播和回放等状态中需要做到切换及时、推广适时,并在事件跟踪及插入突发时注意题目的调整。

三、传统媒体的转型机遇

在移动新闻直播领域,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会面临来自两方的压力:一是专于视频直播的传统电视媒体,另一个是在网络传播领域占有优势的新媒体。但机遇依然存在,传统综合型媒体目前可以倚靠自身的内容优势和政策优势,在该领域闯出一条路。

(一)融合媒体VS电视媒体

传统电视媒体的视频直播,体现了相当高的专业水平和内容质量,直播内容也可以依附于互联网进行传播。但由于在类似的新闻议题上,电视媒体需要符合较高的播出要求,可突破空间较小。

而与电视相比,移动新闻直播不存在那么严格的播出要求。在追求短平快、更具真实和现场感、更大众化的网络平台上,转型当中的媒体反而会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同时,视频直播还可以在网络上结合文字内容,形成完整的融合新闻,以此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二)传统综合型媒体VS新媒体

与源生于网络的新媒体相比,传统综合型媒体具备更加专业的采编评论、表述、突破能力,前后方更容易形成体系化集团报道。

对新闻事件的事实判断、全局把握以及风险控制更是综合型媒体的报道要务。

除此之外,传统综合型媒体的采访资质,推动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从这个角度来看,新媒体拥有更多的是平台属性,而转型中的传统媒体仍然是内容创造的中坚力量。

四、展望移动新闻直播的未来

(一)未来可期:直播符合人们对“真实”的需求

4G网络和直播技术的普及使手机视频直播进入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2016年的泛娱乐化直播、全景直播、VR直播等多元的应用潮流,也促进了利用移动直播报道新闻事件。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们对“真实”的好奇与渴望。尤其对于新闻来说,对信息“真实”的需求更是摆在了第一位,而视频直播的形式将观众们拉到事件发生的当下,正是将这种属性发挥到最大化。

除此之外,依托互联网平台传播的手机直播视频,打破了电视媒体自上而下的表述方式。语态的改变、直播的不可预见性和双向即时的互动交流,互联网上的新闻直播被重新定义。

(二)媒体格局的重新洗牌

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环境一直在不断发生变化。移动新闻直播的实践,实际上拉平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起跑线。前两者都需要朝着互联网的方向转型,而后者则需要不断调整自身在新闻生产链条中的作用认识。

可以预见,移动新闻直播在媒介融合趋势下将会成为相当重要的部分,而媒体格局也将会随之进行重新洗牌。在未来,甚至全景直播、VR直播等新兴方式可能成为人们收看新闻的日常场景。而正在进行融合转型的媒体,应当抓住自身目前仍然拥有的比较优势,尽早在互联网平台占据一席之地。

(作者邱嘉秋是财新传媒视频总监、吴雨俭是财新传媒记者)

 (本文编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本文发表于《中国记者》2016年第8期,转载《中国记者》文章,请务必注明转载自《中国记者》,以及期数、作者等要素。)

 
 
话题:



0

推荐

邱嘉秋

邱嘉秋

13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文章